3月14日上午9:00,市政府新闻办举行“鲁医健康说”情暖四季系列新闻发布会春季专场,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□□□、副主任□□□、新闻发言人宿波,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委员□□、副主任于洋,威海市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□□、主任医师徐宁,威海市中医院党委委员□□□、肾病科主任□□□□、主任医㊣师张春花,介绍卫生健康系统开展健康教育,推动“健康威海”建设方面的行动举措,以及春季健康相关知识。
近年来,威海市坚定不移地贯彻“预防为主”的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,加快推进健康威海建设16项行动,多措并举,全面促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。
2024年,威海市居㊣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7.5%,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,连续多年保持稳步提升
,遴选第二批市级健康科普专家344人,40人入选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。开展“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”活动,依托专家库资源开展卫生健康政策宣传和健康知识科普;发动“威海好医生”“威海好护士”等典型人物组建“名医走基层志愿齐鲁行”志愿服务队,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为市民提供健康宣教和健康义诊服务。全年累计开展线场(次),直接受益群众67.1万人次。为城乡居民免费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体验服务和健康宣教,发放中医惠民礼包10万套。
。持续推荐健康县区和健康促进医院建设,文登区,环翠区分别获评国家和省级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,市立医院□□□、市中医院等一批单位获评省级健康促进医院建设优秀案例。高标准打造营养健康食堂(餐厅)□□□、学校□□、社区□□□□、超市㊣等营养健康场所,县均数量居全省首位。无烟机关□□、无烟医疗机构□□□、无烟学校实现全覆盖,2024年度调查显示我市居民吸烟率为18.18%,连续多年呈下降趋势。
2025年,将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,依托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(2024—2027年),
,持续增加健康知识供给等多种方式,引导公众提高健康意识,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。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开展。
融入不同的科普场景,赋予不同的造型和身份,更有深度地开展科普工作。请市民朋友关注“健康威海服务号”和“威海卫健委”公众号,及时获取活动开展时间□□□、参与方式和健康科普知识等相关资讯。
,组织卫生健康系统不同领域的专家,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□□□□、节律性变化,分析对人们健康所产生的影响,针对不同人群的易患疾病,提前给出科学的预防措施建议,指导人们通过调整生活作息□□□、饮食等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。继续依托主流媒体开办健康教育专题专栏,广泛宣传推广
,引导树立“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”的理念。借助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的传播,扩大健康知识覆盖面,提高广大群众知晓率,减少公众疾病发生的风险。
等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600场次,将健康知识送到老百姓“家门口”,希望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与。持续开展健康区市□□、健康促进医院建设优秀案例评选,营造健康城市良好社会环境,推动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保持稳定增长。
等呼吸道传染病和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。总体上看都属于季节性流行,流行强度低于2023—2024年度同期水平。病原体检测结果显示均为既往已知的流行毒株,如流感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,新冠以奥密克戎XDV基因型为主,与全省□□、全国一致。以上传染病未发生重症及死亡病例,未对我市居民生产生活秩序造成较大影响。
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诺如病毒感染□□、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可能会出现季节性流行或局部聚集。预防措施考虑如下:
,常通风□□□、勤洗手□□、戴口罩□□□□、少聚集依然是预防的核心措施有氧和无氧运动的区别。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,大家前往人群聚集或密闭空间的场所要戴好口罩;另外
。如果感染了诺如病毒病等肠道传染病,病例如居家应尽量单间隔离有氧运动有哪些,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避免传染他人。另外,
,教育主管部㊣门□□、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,落实防控主责,强化培训演练,备齐防护物资,提高防控能力;要细化
等各项防控措施;要加强防病科普宣传,提高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掌握水平,提升自我防护能力,有效减少春季传染病在校园内的聚集发生。
首先,来说春天穿衣服的问题。“二月休把棉衣撇,三月还有梨花雪”这句谚语,很形象地告诉我们春天的气候特点。所以后来就有了老话“春捂秋冻”,其实就是劝大家春天的时候脱棉衣要脱的晚一点,以防昼夜温差比较大,当然,这个捂肯定也要适度,要根据气温的变化来穿脱衣服,如穿过多,汗出多,腠理开泄,寒气容易入侵,易受风寒之邪。
,也就是在内层可以穿一些容易速干排汗的衣物,在第二层穿一些保暖类的衣物,春天的风大,要在最外层㊣穿一些防风避寒的衣物,外出要戴帽子或者围巾,来保护肩颈部□□、关节和头㊣部,既要避免过早减少衣物,也要避免过度春捂。
春天风大□□□、风干□□□□、物燥,有一些人会出现口唇干裂□□□□、咽干口渴的表现,在这种情况✅下一定要保证足够的饮水,尤其是孩子,同时要注意
除此之外,春天出现的流感或者传染病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,这种表现常常会有发热□□、咽痛等㊣风热证候。建议可以用一些药食同源的小草药,药食同源的药㊣物,
,用菊花□□、苏叶□□□、陈皮,这三味药,既可以疏㊣风清热,还可以散寒,同时还有和胃的作用。如果食欲不好,可以加点
中医讲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老人孩子和体弱之人尤其应该✅注意,而且反复感冒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,小孩子一定要抓住春季促生长最好时期,
。膏方以“健脾补肾”为原则,选用药食同源药材,如党参□□□、太子参□□□□、白术□□□□、山药□□□□、扁豆□□□、陈皮□□、牡蛎□□□□、龙骨等经反复煎煮浓㊣缩,口感微甜,量少,尤其适合儿童脾胃。助长贴通药物刺激脾俞□□□□、肾俞□□□□、足三里□□□、神阙等穴位,经皮渗透通过经络运行促生长;小儿推拿通过㊣刺激体表经络,疏通气血运行调理脾肾促生长,可以采用揉腹□□□、按揉足三里□□、捏脊等方法刺激助生长。
★最近“国家喊你减肥啦”成为了全民话题,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“将体重管理作为慢病防控突破口”,体重管理和慢病防控有什么关系?应该具体如何做好自身的体重管理?
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,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。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高血压患者达2.45亿,糖尿病患者超1.4亿,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构成的40%㊣以上。流行病学研究表明,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达50.7%,我省超重肥胖率也达到了51.8%,威海市超重肥胖率甚至超过全省水平,接近60%。超重不仅影响形体美观,更是高血压□□□、糖尿病□□、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的的重要诱因,而
“三知”指知晓健康体重标准□□、知晓自身体㊣重变化□□□□、知晓体重管理方法,“一管”指科学管理自㊣身体重
知晓健康体重的标准,是管理体重的前提。目前衡量超重和肥胖程度最常用的指标是身体质量指数(BMI),它的计算方式是体重(千克)/身高(米)的平方。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,成年人体质指数(BMI)要保持在18.5—23.9之间。不过BMI不能区分身体成分的组成(是肌肉还是脂肪)以及分布。脂肪在腹部蓄积过多形成的中心型肥胖,可根据腰围直接判定。
知晓体重变化,也是管理体重的重要一环。日常生活中,建议定期□□、定时称重,了解自己的体重变化,并以此调整生活方式。由于饮食□□、排便等影响,体重在一天当中有自然波动,所以体重记录更建议以周或者月为频率。
,每月减轻2—4千克,6个月内减轻当前体重的5%—15%㊣并维持;对于中□□、重度肥胖者(BMI≥32.5),建议设立周□□□、月目标,定期评估,按减轻现体重的5%□□、10%□□、15%划分阶段性减重目标,周期为3至6个月。
千万不要今天上午决定减肥,马上不吃午饭□□、晚饭,甚至第二天□□、第三天都不正常吃饭了,这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行为
,要需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□□□□、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□□□□、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;每日摄㊣入谷薯类250—400克,蔬菜300—500克,水果200—350克,适量食用鱼□□、禽□□□、蛋及㊣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。威海是沿海地区,平时吃海鲜较多,也要注意减少与啤酒搭配,防止形成高尿酸症。烹饪时要清淡少盐。食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,增加胃病□□、骨质疏松□□□□、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,推荐健康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。过多脂肪摄入增加糖尿病□□□、高血压□□□□、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,推荐健康成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—30克。糖会增加龋齿□□□□、超重□□□□、肥胖□□□、糖尿病等疾病患病风险,推荐成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㊣不超过50克,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,占总能量摄入的10%以下。要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,每天饮食要有规律□□□、三餐均衡□□□□、不暴饮暴食□□□、不大吃大喝,细嚼慢咽,每顿饭都吃七八分饱是最有利于健康的。
,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以及2—3次抗阻训练(力量训练),并将身体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中。
。推荐通过长时间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减脂,每周运动5~7天,从小量逐渐增至每周250分钟。结合抗阻运动有助于同时维持瘦体重。
各类人群都需要遵循合理的运动流程和科学的锻炼方案,避免损伤。存在运动风险的人群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□□□□、缩短每次运动时长□□、增加运动频率,必要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。此外,
总之,减重不是一蹴而㊣就的事情,而是需要科学规划和长期坚持的过程。减重不仅是为了更美的自己,更是为了更健康的生活。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,用科学的方法,实现健康减重的目标。
慢阻肺患者每天坚持用吸入药,就像给肺“做保养”,别等✅喘不动了才想起来。家里备个简易肺功能仪,定期测一测,心里有底。
“倒春寒”时早晚量血压,如果高压波动超过20(比如昨天120,今天140),赶紧找医生调药。
:醒了躺半分钟,坐起来停半分钟,腿垂床边再等半分钟,能防头晕摔倒。清晨起床遵循三个半分钟,
糖尿病患者注意,“春困”可能血糖高了,每周测2—3次血✅糖。早上起床先喝杯温水,稀释血液,防止血太“黏糊”堵住血管。
春天野菜多,香椿□□、蒲公英嘌呤高,痛风的人千万管住嘴。糖尿病加餐可以选黄瓜□□、西红柿,低糖又解馋。
每年3—4月做个专项体检,重点查心肺□□、血糖指标。慢性病就像“老朋友”,多关心它,它就不闹脾气。
从中医角度讲,春天阳气升发。春季与肝相应,肝藏血,主疏泄,如果是肝血不足,人就会出现疲乏困倦,如果疏泄㊣失调,就会出现肝气郁结,也有可能出现肝阳上亢□□、肝火上炎,肝气也可能影响到脾胃。所以在春季的养生就要养肝健脾同时润燥,
,唐代名医孙思邈说:“春日宜省酸,增甘,以养脾气。”意思是当春天来✅临之时,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,多吃些甜味的食品,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。所以春季饮食调养,可以㊣选择一些辛味和甘味的食物,比如香椿芽□□、萝卜□□、荠菜等,中医讲✅辛甘养阳,酸甘敛阴,所以辛味和甘㊣味的食物加在一起有助于春季阳气的升发,同时要避免过度食用酸涩类的食物,影响肝气的升发。早春时节补充足够的蛋白质,但注意饮食要清淡,忌油腻□□、生冷及刺激性食物,多吃一些绿色的食物,比如菠菜□□□□、芹菜□□、荠菜等,青色入肝,有助于肝气的疏泄。
,在春三月的时候,“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”,尽量在晚上11点以前入睡,早晨7点以前起床,多到室外走走,借助阳光来升发阳气。
,如快走□□、太极拳□□□、八段锦□□、健康操㊣等运动,让身体充分伸展,关节打开,每天30分㊣钟左右,比较轻柔的活动,微微出汗即可,要防止过度的出汗。这样有利于气血循环,排除寒湿之气,还不容易耗伤正气。
,要保持情绪平和,有豁达□□□□、舒畅□□□□、恬静心态,不要大喜大怒,怒伤肝,肝阳上亢,致头晕目眩,如果平常就容易着急生气,在春三月就更容易出肝火上炎,肝气郁结的问题,推荐一个“三花代茶饮”,适量的玫瑰花□□□□、茉莉花□□□□、菊花搭配使用,可以起到疏肝解郁,清肝明目的作用。
,晒被子别偷懒,不然残留的洗衣粉可能会让皮肤痒。不过也别天天用消毒水擦地,过度清洁反而容易伤皮肤。
如果只是打喷嚏□□□、流鼻涕,可以吃第二代抗过敏药,比如氯雷他定。这种药不像老药那样让人犯困,白天吃也不耽误工作。扑尔敏虽然便宜,但吃了容易打瞌睡,开车的人千万别碰。
,每天冲1—2次,就像给鼻子“洗澡”,能把花粉冲走,舒服很多。千万别使劲擤鼻涕,小心耳朵疼。
。中医调理也有帮助,比如玉屏风散能增强抵抗力,但一定要找正规中医开方。(来源:Hi威海客户端)